联系电话:0531-88191916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常识
考研常识

硕士研究生的分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1-07浏览:217

  一、按照培养方向分类

  (一)学术型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13 大学科门类,13 大学科门类下面再分为 133 个一级学科,133 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 472 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很多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二)专业型硕士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二、按学习方式分类

  (一)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 ( 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 ) 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三)政策解读

  1. 是否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考方式?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因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各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应公开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和办学地点等信息。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考试招生政策见我部年度研究生招生管理文件。

  2. 是否改变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投入机制?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已明确对研究生拨款、奖助、收费等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进行管理。统一规范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计划安排即可区分开,研究生收费、拨款、奖助工作更规范,也便于监督管理。

  3. 如何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各培养单位须根据研究生学习形式和生源特点,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

  4. 如何管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 ; 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5. 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时间节点在哪里?

  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执行,2016 年 11 月 30 日前录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规定执行;2016 年 12 月 1 日后录取的研究生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三、按报考类别分类

  (一)非定向培养

  是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活拨款,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入学时,考生还需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到学校,毕业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二)定向培养

  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培养费用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录取前,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考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按考试方式分类

  (一)全国统考

  “统考”是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命题范围的确定和命题的组织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阅卷工作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除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属于全国统考之外,统考的专业课主要包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 / 西医)。统考专业基本上实行统一命题(部分学校除外)。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注意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请仔细阅读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

  (二)联考

  “联考”主要指业务课由教育部委托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命题。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1. 管理类联考

  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

  2. 法硕联考

  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

  (三)专项计划

  专项计划包括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计划;其中强军计划与接收(报考)单位联系获取校验码,援藏计划与西藏考试院联系获取校验码,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提供省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后获取校验码。校验码均为 18 位数字。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前所在高校信息、批准入伍及退出现役信息,无需校验码。

  1. 强军计划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实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在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由部分地方普通高校为军队定向培养一批硕士研究生。就是国防生的一种。誓词为: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需要从报考招生单位获取校验码。

  2. 援藏计划

  只能报考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外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需要从西藏考试院获取校验码。

  3.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又称“民族骨干”“少骨计划”“骨干计划”等,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报考就读该计划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报考前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原则上毕业后须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报考前为应届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原籍省份工作(只定区域,不定行业、不定单位、不定工作岗位,培养高校统一发放就业推荐表,在原籍范围内与统分统招研究生相同待遇)。

  研究生就读期间由财政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四)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通过一定的资格审查,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而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荐免试的标准因招生单位和所在院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要求专业成绩处于班级前列、科研能力突出、外语水平较高等。推免工作一般在每年暑期至 9 月启动,大家可以提前关注各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夏令营通知,一般会从中选拔推免生。